近年来,泉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按照省委点题的“加快建设吸引和集聚先进制造业人才平台”要求,树牢“大人才观以人才“港湾计划”统领全市人才工作,系统梳理“1+5+N”人才政策体系,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战略性支撑。
1即一个计划
深耕人才“港湾计划”
以实施人才“港湾计划”为总抓手持续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及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服务机制。
落细《泉州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和团队评审及政策支持规定》,不断升级加码,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25个方面47项优惠政策,构建从“人才引进”到“成果转化、创业扶持、要素保障”的全链条激励。
目前,人才“港湾计划”已经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比较广泛的影响力,“海丝泉州·人才港湾”聚才品牌日益深入人心。
5即五大重点专项
①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平台建设专项
聚焦落实省委关于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高能级平台部署,紧贴先进制造业主攻方向,突出产才融合、以才促产,突出科技赋能、人才引领,打造百万高素质制造业人才大军、建成百家高能级制造业人才平台、做强百个高能级制造业创新综合体、实施百个高质量制造业科创项目、培育百家高水平制造业服务机构,建设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人才集聚平台。
②“涌泉”行动专项
立足从更高维度广聚人才,以高校毕业生、技师队伍等基础性、实用型人才为主体,全方位提供优质就业岗位、生活补贴、安居保障创业扶持以及“育才奖”“引才奖”“留才奖为勇当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主力军提供坚实人才支持。
③选优生专项
每年从“双一流”高校选拔引进一批我市公务员队伍紧缺急需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来泉接续培养、干事创业,为我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储备高素质专业化人才。
④柔性引才专项
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推动高校人才挂职、组建科技服务团、支持校地人才合作、实行重大技术需求“揭榜挂帅”、探索人才科创飞地建设,鼓励先进制造企业、大院大所通过飞地引才、项目合作、短期兼职、顾问指导等方式,灵活引才用才。以乡情为纽带设立异地人才工作联络站,开展“家燕归巢”行动,实现人才回引、项目回乡、资金回流智力回哺。
⑤台湾人才专项
发挥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优势,全面落实两岸融合发展、台胞台企同等待遇政策措施持续推动台湾青年人才来泉就业创业,加快力度吸引台湾优势产业人才,重点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台湾人才“特区”,着力打造两岸人才的共同家园、融合发展的共创基地。
N即若干个配套文件
认定评价方面
扎实推进专家举荐人才、用人单位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直接认定等改革措施,建立起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多元评价体系,更好发挥人才评价。
平台载体方面
大力支持建设大院大所、各类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人才之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特级人才创新实验室,发挥引才、聚才、用才、服务人才等功能。
服务保障方面
推出人才服务“八项无忧”,进一步优化提升人才服务水平,拓展人才政策“即申即享”免申即享”范围,营造近悦远来暖才生态。
专项配套方面
坚持“管行业管人才”,鼓励支持各行业主管部门量身定制落实行业领域人才的专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