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资源库
院校资源库
湖南农业大学
企业性质:公办
办学层次:本科
企业地址: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1号
查看联系方式
院校简介

湖南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全国文明校园、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曾担任学校名誉校长。学校的前身是1903年创办的修业学堂,周震鳞、黄兴、徐特立、毛泽东等先后在此执教。1951年3月由修业学堂发展而来的湖南省立修业农林专科学校与湖南大学农业学院合并组建湖南农学院,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校名。1994年3月更名为湖南农业大学。历经百廿风雨,学校砥砺前行,始终秉承爱农为农传统,践行强农兴农使命,现已发展成为以农学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协同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设有22个学院、1个独立学院、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科涵盖农、工、文、理、经、管、法、医、教、艺等10大门类。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1个,湖南省世界一流培育学科2个,湖南省重点学科8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7个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是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有本科专业79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6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35项;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5138人(其中独立学院4945人),在校研究生7630人。现有在职教职工2604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职工998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职工2057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级人才44人,省级人才415人。有国家教学团队1个,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1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农业农村部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3个,湖南省创新团队10个,湖南省优秀教学团队6个。学校是全国首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建设单位,是“武陵山、罗霄山和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科教联盟”理事长单位,牵头组建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89个。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7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00余项;审定(登记)新品种300余个;获授权专利2900余件。选育出的油菜、辣椒、茶叶、水稻、玉米、马铃薯、花生、葡萄、棉花、柑橘、生猪、烟草等新品种和形成的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学校与40多个国家的130多所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广泛开展人员交流、教学和科研合作。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日本鹿儿岛大学等40多所大学开展教育合作,是湖南省最早开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校之一。1999年获得来华留学生和港澳台地区学生招生资格,是全国首批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秉承“朴诚、奋勉、求实、创新”的校训和“质量立校、学术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坚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建设“质量卓越、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农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生源信息


*2025-2026

专业明细

层次类别

专业名称

毕业人数

专业名称

毕业人数

本科

车辆工程

77

金融学

257

本科

材料化学

115

环境工程

94

本科

电子信息工程

9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11

本科

视觉传达设计

59

食品科学与工程

334

本科

食品质量与安全

105

食品科学与工程

31

本科

水利水电工程

103

应用化学

121

硕士研究生

机械

29

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

57

硕士研究生

化学

30

材料与化工

20

硕士研究生

环境科学与工程

30

资源与环境

22

硕士研究生

生物技术与工程

82

会计

72

湖南农业大学2026届生源.docx


合作模式

毕业生输送


院校风采